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,增强获得感!-京师万学
首页 > 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,增强获得感!
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,增强获得感!

3月5日上午9时,2019全国两会在北京拉开大幕。教育议题依旧成为了地方两会热议的重点之一,学前教育资源紧缺、中小学生减负、教师队伍建设等地方代表委员们关心的教育词汇,抑或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教育热词。

幼师现状到底如何?学前教育资源的缺口到底有多大?又是哪些问题在制约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呢?一起跟小编来看一下。

《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》显示,我国目前幼儿园在职教职员工419.29万人,在园儿童4600.14万人,师生比为1∶11,离《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(暂行)》规定的1∶5—1∶7标准仍有较大差距,全国幼教师资缺口至少在400万以上。随着“全面二孩”政策的继续实施,这一缺口数字会持续上升。

据多项调查研究表明,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还处于较低的水平,在政治、专业性、学术性上的权利也很有限,得不到有效保障,职业声望也一般。

20190306160658_7186.png

(该数据为2018年幼师的薪资水平,来源于职友集)

由于幼儿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,人们无意中把幼儿教师排斥在教师队伍之外,待遇和地位给幼儿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。

不过,在今年两会上,杨文政协委员提交了一份提案,其中提出需提高幼儿园保教人员待遇,来增强职业认同感。针对幼师人数不足、幼儿园师资专业化程度不高、幼儿教师薪水低、社会地位偏低、职称晋升困难等问题,提出了一些建议:

一是尽快出台《学前教育法》和配套的实施条例。

二是制定和完善幼儿教育发展的扶持政策和实施办法,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。

三是根据公办幼儿园、民办普惠性幼儿园的规模和数量增加教师编制,按要求配备持证幼儿教师。

四是独立设置幼儿园教师职称评聘标准,畅通职称评聘通道,提高高级职称比例。

提高幼师社会地位和待遇,增强幼师职业吸引力,是为幼师队伍提供持续人才保障的关键,幼师群体的“获得感”同样需要关注。

下一篇:全职宝妈报考对外汉语教师就业分享
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下载APP下载APP